新聞中心
作者:中國經營報 來源: 福建光華百斯特集團 點擊數:691
這兩年,豬價行情好轉,許多大型養豬集團紛紛重啟擴張。同時,由于進口豬肉持續激增,豬周期拐點已現,如果行業此時選擇大肆擴張,極有可能造成下一輪的產能過剩。在資本時代來臨之后,整個行業時刻需要警惕因資本瘋狂投資而導致的產能過剩問題。
在這一輪擴張導致產能過剩之后,行業產能退出速度會進一步加快,豬場之間的競爭也會更加激烈。
1、豬周期“攜手”進口豬攪局 養豬面臨激烈競爭
盡管豬價行情高峰期已經過去,但不少大型養豬集團依然選擇積極擴大養殖規模。11月17日,牧原公司發布公告稱,擬分別出資500萬元在陜西省白水縣、河北省海興縣、河北省新河縣、山東省墾利縣、江蘇省灌南縣設立五家全資子公司。這也是進入2016年后,該公司第五次實施擴張計劃。
業內專家認為,在經歷了上半年的瘋漲之后,國內生豬價格開啟下跌模式,最好的市場行情已經過去。同時,由于進口豬肉持續激增,豬周期拐點已現,此時選擇大肆擴張,并不是最好的時機。如果行業內跟風而上,極有可能造成下一輪的產能過剩。
2、最好的擴張時機已經過去
炒股不如養豬。這句話在2016年一度被圈內人津津樂道。
2016年上半年,生豬養殖行業迎來了久違的“高價期”。2013~2014年的行業持續虧損所導致的母豬存欄持續下降的效應,自2015年下半年開始表現為商品豬的供應緊張,豬價持續上漲。進入2016年,生豬價格總體保持快速上漲的態勢,在春節后短暫企穩,隨即開始了新一輪上漲,6月份之后豬價出現回落,不過依然維持高位。
而今年4月份農業部發布的《全國生豬生產發展規劃(2016~2020年)》也帶來利好消息。該規劃將全國劃分為重點發展區、約束發展區、潛力增長區和適度發展區四個區域,對于環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導致國內一大批落后產能退出,加劇了商品豬供應緊張的局面。
分析師馮永輝認為,國家政策和市場行情,決定著大型生豬養殖企業,特別是上市公司是否選擇擴大規模。
與此同時,國內眾多生豬養殖龍頭也紛紛擴大養殖規模。溫氏集團提出到2019年年生豬出欄達3000萬頭,較2015年增加1000多萬頭;新希望六合今年年初發布公告稱擬投資88億元,通過3到5年時間,以“公司+家庭農場”等方式發展1000萬頭生豬,通過“技術托管和技術服務”形式覆蓋2000萬頭生豬。另外,雛鷹農牧、正邦等均有擴張動作。
馮永輝認為,當下生豬價格已經出現下跌,最好的擴張時機已經過去。“市場價格保持高位時,一定有很多企業和散戶同時擴大規模,這勢必會導致新一輪的產能過剩。”他說。
不過,他也表示,近幾年,我國上市豬企在擴大規模上表現頗為大膽。“即便不是最好的時機,為了跑馬圈地,很多豬企也會選擇瘋狂擴張。”
3、豬周期“進口豬”攪局
令生豬養殖企業頭疼的“豬周期”已經出現拐點,也為養豬企業的擴張增添不確定因素。
通常情況下,豬周期的軌跡是:肉價上漲——企業擴大規模——生豬供應增加——肉價下跌——企業縮小規模——生豬供應減少——肉價上漲。這個周期一直都是懸在生豬養殖企業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,一般2~3年循環一次。
數據顯示,經歷了瘋狂的上半年,我國生豬價格在6月份呈現下跌趨勢。根據牧原股份11月7日晚間發布的10月份生豬銷售簡報顯示,該公司商品豬銷售均價自6月起,已經連續5個月下降。10月份均價比5月份累計下降23.6%。
馮永輝表示,以往豬周期最高點出現之后,在接下來的一年半或者兩年內會出現產能過剩,進而引發行業虧損。他提醒,在資本時代來臨之后,整個行業時刻需要警惕因資本瘋狂投資而導致的產能過剩問題。
同時,今年數量激增的進口豬肉,也會加速行業產能過剩的步伐。
“進口豬肉激增,是導致我國豬價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。”東方艾格農業咨詢師馬文峰說。他說,進入3月份,我國豬肉進口數量均在10萬噸以上,6月和8月進口量接近20萬噸以上,同比增幅達1.1倍~2.0倍,9月進口量有所下降,當月進口14.05萬噸,同比增長88.08%。2016年1~9月中國累計進口豬肉127.85萬噸,較2015年同期增加146.7%,豬肉進口量占到國內產量的3.46%。同期國內豬肉產量下降3.6%,進口量基本彌補國內豬肉產量的下降數值。
馮永輝透露,我國豬肉進口主要來自歐盟和美國。數據顯示,今年第三季度美國的豬價折合人民幣不到7元/公斤,中美豬價差額約在11元/公斤,進口豬肉價格優勢明顯。馬文峰認為,受益于國內肉類進口口岸數量增加以及豬肉進口關稅偏低等因素,我國進口豬肉的數量仍然會保持高位,并繼續沖擊我國市場。
位于河南漯河的眾益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個典型案例。該公司在2015年2月預測到未來豬肉價格可能會出現大幅上升,于是高息借款2000萬元用于采購豬肉。不過,因為公司主要客戶轉向購買更加便宜的進口豬肉,導致該公司資金鏈斷裂,并在今年10月底被強制摘牌。
馬文峰認為,如果不采取措施,春節前后肉類進口進一步沖擊30萬噸以上的歷史高位,全年的豬肉進口可能達到200萬噸,進口豬肉及肉類占據國內生產的比重會進一步提高,會對國內生豬養殖產生沖擊。
馮永輝則認為,包括牧原股份在內的國內大型生豬養殖企業,面對的是來自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的競爭。在這一輪擴張導致產能過剩之后,行業產能退出速度會進一步加快,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會更加激烈。
2016-12-12
(Top) 返回頁面頂端